延迟退休的最新消息来了!人社部在回复网友问题时称:
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由于延迟退休是一项重大社会政策,不同行业、不同群体还有一些不同看法,人社部将进行深入研究论证,适时提出方案建议。

01
延迟退休迟迟未定
现在真的要来了吗?
据人社部部长表示,之所以迟迟未定方案是因为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就业压力非常大,特别是近几年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分流安置的压力较大,因此,制定这样的方案需要更加稳慎。
但是在另一方面,以下三个因素也是考虑延迟退休的几个核心关键:
1、大多数国家退休年龄是65岁、67岁
人社部原部长曾指出,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
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一些国家相应延迟了退休年龄,“相应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
2、多国延迟了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
近年来已有多国延迟了本国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
日本政府表示,正在考虑将雇员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70岁,并计划明年向国会提交相关修正案。
几个月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19年国庆群众大会上,宣布政府将在未来10年内,将国民退休年龄和重新雇佣年龄分别延长3年——到2030年,法定退休年龄从现在的62岁延长到65岁;重新雇佣年龄从现在的67岁延长到70岁。
3、我国现行企业职工退休年龄
据了解,我国现行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上世纪50年代《劳动保险条例》等法规明确的。
1978年《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再次予以确认,至今仍在执行。
02
如果延迟退休执行
以下四类人将受直接影响
人社部部长曾表示,延迟退休政策最根本的原则,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为了给公众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政策出台后至少五年,才会渐进式实施。
由于今年没有出台相关方案,如果我们假定2020年出台,2025年落地实施的话,就是以下四个群体将受影响——
第一类:
到2025年,小于等于60岁男性(1965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第二类:
到2025年,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5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第三类:
到2025年,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1970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第四类:
90后年轻人(1990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如果延迟退休方案,照这样落实下来,对于60后、70后和80后的影响是最大的,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90后来说,到退休时已经完全赶上了。
03
养老金会受到影响吗?
一听说延迟退休,不少网友立即发问,特别是关于养老金的相关事宜:
延迟退休,什么时候能拿到养老金?
个人缴费逐年递增,过两年还交得起吗?
养老金领取金额怎么算,将来到底能领多少?
还没退休就去世了,已缴纳的钱怎么办?
跨省流动的灵活就业者如何参保缴费?
针对这些问题,人社部通过中国政府网回应了。


04
持续的能力才是最保险的养老金!
看到不少网友担心养老金的事宜,培哥表示理解点赞,说明大家有风险意识。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也要提醒多说一句的是:
现代亦或者是未来,钞票或许不是你最好的唯一的养老金选择,持续稳定的学习力及能力才是最能够带来安全感的“养老金!”
因为之所以大家会反对延迟退休,其实不是担心养老金本身,而是担心65岁的自己是否还能够创造价值:

是的,限制我们的让我们担心的不是年龄本身,而是年龄之后的能力跟不上。但,年龄越大能力真的就越跟不上吗?
培哥想到华为的任正非,75岁“高龄”依旧在一线奋战。当别人问及他为何不退休的时候,他说:
如果未来思维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话就会退休,但是现在并没有这个打算。
其实不管是55岁的马云还是75岁的任正非,都不属于企业家中最高年龄的,毕竟国内还有即使在80多岁高龄时候的褚时健那时也在工作,国外还有80多岁的股神巴菲尔在工作,实际上高龄工作的还远远不只这些人。
所以退休跟年龄无关,而在于状态、思维、能力!对于很多人来说,年龄大只是自己放弃精进的借口,其实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当然,在听说延迟退休到65岁后,也不少网友都发出这样的感慨:


嗯,65岁其实也可以创造价值,这一切只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就像上面用户的真实评论所言:
时代会逼着我们不断进步,原本不打算考的会计证书也因为还需要再工作20多年而选择拿下;
时代趋势无法抵挡,我们能做的就是争取退休前持续提升能力,趁早实现人生目标,自我提早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