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何支付离职员工工资?
一、什么时候付?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二、怎么支付?
根据《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根据以上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员工离职当天,以货币形式,一次性付清其工资。
(注:部分公司除了拖延支付,甚至还会有以公司产品抵消工资的情况,这属于违法行为。)
如果离职单位所在地,没有具体的关于工资支付的办法,则按照上述法律法规执行;但是如果各省市有具体的自己的规定的话,则依照当地规定执行。
02
各地有关支付离职员工工资的规定
实务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公司无法在员工离职当天就完成手续并结清工资,所以各地都有自己的标准。
20个省市的规定如下:
03
其他离职员工工资支付问题
员工工作未满一年离职,要发年终奖吗?
年终奖属于用人单位根据公司经营效益和劳动者工作表现,向劳动者支付的奖金,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
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年终奖,但是并未约定支付条件,劳动者中途离职的,根据目前劳动争议司法审判实践看,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折算支付年终奖。
2.员工只工作了几天,离职后还要发工资吗?
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只要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了基本劳动,就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也是其法定义务。
04
HR实操指南
最优方案:当日或者依法及时结清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地方具体规定,在员工离职当日(或地方规定的最短时限内)一次性结清工资部分。这是最合规、风险最低的做法。
2.协商延迟支付
对未明确允许协商延迟支付工资的地区,如果约定了延迟支付工资,可能面临即使员工签字,该条款也因违反强制性规定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
在允许协商延迟支付工资的地区,例如在上海、江苏等地,用人单位和离职员工在书面解除协议中约定将工资支付时间延后至公司常规发薪日,则此约定合法有效。但如果在延迟支付期间发生纠纷(如公司经营恶化),员工仍可能主张及时支付工资的权利。
3.务必书面确认
协商一致的结果必须体现在双方签署的《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或类似书面文件中,明确约定各项款项(工资、经济补偿等)的具体支付金额、支付项目和支付日期。
4.对于没有及时支付工资的情形下,务必向离职员工做好沟通解释
公司在特殊情况下(如账户突然被查封等)无法及时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应当向离职员工说明情况取得理解,一旦特殊情况消失立即支付工资。如2025年5月20日曾发生一起因离职薪资未及时支付引发的恶性事件(某纺织厂纵火伤人案)。这虽是个案,但极端凸显了薪资支付问题处理不当可能激化矛盾,带来不可预测的法律、安全及声誉风险。